第3793章-《1627崛起南海》
第(1/3)页
1659年十二月,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。
虽然时间已经入冬,但在气温常年二十来度的波斯湾地区,却没有任何寒冷的迹象。这也为波斯湾沿岸的各处港口创造了良好的通航条件,不会像高纬度地区那样一到冬季就被冰封数月。
但即便气候条件适宜,也并不是所有港口都能顺畅地保持运作。
比如地处海峡北部的霍尔木兹岛,明明一切如常,贸易规模却是接连几个月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,十一月的贸易量相比去年同期更是连一半都不到了。
近期停靠岛上港口的商船,绝大部分都是来自葡萄牙自家,而往常那些来自附近地区的阿拉伯商船,却像是集体商量好了一样,竟然都没了踪影。
阿拉伯商人当然不会平白无故地从波斯湾消失,他们不来霍尔木兹岛的唯一原因,那就是出现了某个能带给他们更多收益的替代者。
鲁伊深知阿拉伯人大多是利益至上,趋炎附势之徒,这些人在需要葡萄牙提供的商品时个个都是笑脸相迎,可一旦找到了其他有实力的供货商,变脸的速度真就比翻书还快。
阿拉伯商人和商船去了哪里,鲁伊当然并不是一无所知,毕竟南边的伏波港距离霍尔木兹岛就两百多里,他也一直在设法监控当地的动向。
而且去到伏波港的阿拉伯商人中,其实也不乏有替葡萄牙搜集信息的耳目,鲁伊也由此了解到伏波港的近况。
自海汉协助希胡在伏波港举行建国典礼以来,这几个月当地的贸易量都处于快速增长状态。特别是希胡国接连吞并周边几个小部族之后,一下子便从平庸之辈变成了众多势力巴结的对象。
当然了,很多人巴结希胡是假,借着希胡这个梯子与海汉攀上关系才是真。
海汉从东方贩运来的高级货,相比霍尔木兹岛不仅品种多,而且价格也更具优势。但这些高级货目前的供应量是有限的,唯有与之搞好关系,才能有机会从伏波港进到货。
虽然海汉人没有公开搞排他性质的贸易协议,但一部分阿拉伯商人为了得到海汉的青睐,却在自愿履行这样的做法,主动将伏波港作为与东亚贸易的唯一渠道,不声不响地放弃了霍尔木兹岛这个老主顾。
第(1/3)页